如果已经发生了,建议主机厂不要站在经销协议上单纯的只考虑货款如何安全回收,可以全面复盘下与发生争议代理商的合作历程,复盘下损益表、利润表和销售表,看看代理商在合作期间贡献了多少台量、利润、客户、人才和营销投入,梳理下厂商纠纷到底是代理商自身问题,还是执行主机厂的策略发生了伤亡减损。
国企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,必须深化改革,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,实现政企分开、政资分开,落实并完善公平竞争制度,深化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,推进分类核算、分类考核。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,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是本次会议特别强调的内容,在外需转弱、内需不足的情况下,明年宏观政策将会继续加大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力度,在保持今年政策力度不减的情况下,可能会出台更有力的需求扩张措施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近日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(2022-2035年)》,从全面促进消费、优化投资结构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八个方面作出部署。增强消费能力,改善消费条件,创新消费场景。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加力提效,并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,优化组合赤字、专项债、贴息等工具,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,2023年政策面将重点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,带动商品房销量、房地产投资以及土地市场先后企稳回暖。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,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。
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提出,2023年我国加大吸引外资更多聚焦两方面:一是推动高水平开放,便利跨国公司进入,包括针对市场准入限制较多的现代服务领域,加大市场准入开放力度,对标国际高标准的规则制度,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等。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,企业预期有所走弱,稳增长紧迫性明显提升。要瞄准煤头化尾,支持鄂尔多斯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,加快布局一批新型煤化工项目,也要促进煤焦、氯碱、氟硅化工产业延伸融合,靠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和延伸细分的好项目撑起转化增值的新天地。
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控,大力提高煤矿智能化采掘水平,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行动,提高本质安全水平。健全油气产供销体系,增强储备调峰能力,争取煤炭、原油产量分别稳定在8600万吨、2100万吨以上。实施煤炭总量控制,有序发展高质量煤电,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、灵活性改造、供热改造。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优质产能,在准噶尔、吐哈、伊犁、库拜等区域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煤矿,推进疆煤外运北、中、南通道扩能提升,推动疆电外送配套煤电和疆内支撑性煤电项目建设,力争疆煤外运8800万吨、疆电外送1300亿千瓦时。
加快提升火电配套产能,开工建设六盘山2100万千瓦热电、灵武266万千瓦火电项目,加快推进中卫466万千瓦火电项目,力争电力装机年内达到6800万千瓦。(来源:地球能量局)。
加强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,电煤供应量8000万吨以上。加快气田开发建设,推动盐池千亿方级大型气田、石嘴山煤层气开发利用,开工建设158口气井,力争日产气量达到85万立方米。着力打造辐射全国的煤炭、焦炭交易中心,编制发布全品种煤炭、焦炭等价格指数,构建涵盖供应链、金融、储备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。释放先进煤炭产能,开工建设平山湖一号井、安家庄、九龙川等煤矿,扩大红沙梁、邵寨等煤矿规模,建成投产新庄、五举、吐鲁东、东水泉等大中型煤矿,新增煤炭产能1775万吨。
实施新一轮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,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。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,高质量推进新安江—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。安徽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。推进港航、煤电、粮食等资源整合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、大集团。
山东 抓好能源保供。新开工煤电项目1000万千瓦以上。
山西 加快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。吉林 加快实施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,推进重点区域散煤治理。
持续开展找矿突破行动,组建省属矿产资源集团,推动矿业权公开出让常态化。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1/4、全球的1/8,如果只是一味地在产量上做文章、不在产业上做文章,不把产业链拉长、转化率提高,就不可能改变简单挖煤卖煤的局面,煤炭、油气这些地下宝藏不能挖出来就拉走,一定要在内蒙古大地上转化增值。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,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,提升煤、磷、铝、锰等优势矿产资源勘查程度,新增和提级资源储量。2023煤炭行业怎么干?各地政府打算怎样发展? 近期,各地两会陆续召开。围绕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,做强做优做大贵州能源集团,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。在煤炭流态化开采、微生物组等方向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,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。
贵州 大力发展基础产业。坚持富矿必须精开,规范有序进行资源开发。
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全面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,把淘汰落后机组转为应急和调峰机组,把传统燃煤电厂转为新型绿色智慧电厂。全力推动传统能源和煤基产业老树发新芽。
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预防机制,落实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齐抓共管、失职追责制度和三管三必须要求,深化煤矿、非煤矿山、危化品、交通、消防、建筑等领域专项整治。河北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,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。
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2023年要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,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。推动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利用,释放优质产能,力争原煤产量7100万吨以上。河南 支持平煤神马、河南能源、郑煤机等企业打造一流旗舰劲旅,推动豫信电科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,组建河南钢铁集团。
能源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起家的产业,更是当家的产业,只应做大做强、不能做小做丢。广西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稳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,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,加快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并网。
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。宁夏 增强当前资源紧缺和未来资源枯竭的危机感,制定煤炭及关联产业安全发展十年战略规划,充分发挥资源能源比较优势。
加快页岩气、煤层气增储上产,天然气供应能力26亿立方米左右。持续深化煤矿、非煤矿山、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,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,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,提升本质安全水平,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、遏制较大事故、减少一般事故。
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。全面强化煤矿、危化、燃气、交通、消防、网络运行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源头整治,力争2025年前全区正常生产煤矿全部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及以上、化工园区(集中区)安全风险等级全部降到低风险等级,坚决遏制重大事故。加快528万千瓦在建煤电项目建设,推进480万千瓦现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,开工建设贵阳、黔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,电力装机规模达8400万千瓦以上。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,聚焦煤基特种燃料和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,重点推动煤制烯烃向弹性体材料、尼龙、特种塑料等产品延伸,推动煤制乙二醇向聚乙醇酸、聚酯纤维等产品延伸,提高技术、设备、催化剂等区内配套率,加快中石化、宝丰等重大项目建设,支持鄂尔多斯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现代煤化工产业耦合发展,支持乌海建设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,力争今年现代煤化工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。
加快推进智能采掘、智能建造等重大科技产业工程,着力突破煤炭地下气化、磷石膏和锰渣综合利用等一批卡脖子薄弱环节,推动优势矿产资源数字化勘查开发等10项以上重点科技成果转化。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。
压紧压实各方责任,严格巡查考核督导,严肃追责问责。重庆 提升煤电油气、原材料等资源保障能力,打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。
打造特色优势产品交易平台。加快推进绿能开发,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,抓好10个大型风电水电基地、11个光伏园区建设,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,占比达到50%,绿氢产能达到2.5万吨,全面强化煤电油气产运供保障,为宁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。